3歲小孩學游水怕水怎麼辦

有家長問,3歲的孩子來學游泳,但非常怕水,是否天生不適合游泳?應該讓他們學游泳嗎?其實只需要了解固中道理,就能針對性解決,孩子就自然不再畏水,安心學游泳。

以下也不是什麼《不怕水秘笈》,只是幾個小貼士,希望幫到大家。

人類先天不怕水 驚水是後天所致

眾所周知,所有嬰兒未出生前都處於媽媽身體羊胎水內,所以應該不會怕水。

但出生後,嬰兒離開母體用鼻呼吸,如果沖涼、洗頭時唔小心,鼻孔進了水造成疼痛,就會造成對水恐懼。

有些家庭,為小朋友沖涼,連有水接觸到額頭或眼睛都不行,甚至戴住泳鏡洗澡。這種全方位保護,也會形成小朋友對水產生恐懼,造成「不可讓水碰到面」的錯誤認知。

要解決,在安全情況下,不妨每天在沖涼及洗頭時順便練習,溫柔的「兜頭淋」,和小孩玩玩水,將玩水的樂趣帶給小朋友,慢慢小朋友就不會再怕水。

門口都出唔到 孩子究竟怕什麼?

家長說去學游水,幼兒哭泣不肯前來,門口都出唔到,我應否繼續堅持讓他參加游泳班嗎?

幼兒哭泣不肯出門口,其實是對「未知」的恐懼。

記得囝囝/囡囡幼稚園第一天上學,背著小書包站在門口扯著您的衣角不放、眼圈紅紅一副要哭的樣子,甚至旁邊還有無數哭崩的孩子嗎?小朋友不想上課,也是安全感與分離焦慮的體現。

有一個家長的辦法很不錯的,兒子第一天上課,看到他快哭了,她立即對兒子說「下課後,如果教練說你乖,你要去吃雪糕,還是吃蛋糕?」

「雪糕!」帶著對有雪糕獎勵的期待,兒子走進了泳池,還對教練非常聽話。後來兒子適應了游泳班生活,就愛上游泳了,每星期也嚷著要游泳。

孩子怕生保 並不是怕水

有時候,孩子是怕接觸新事物,怕接觸陌生人,並不是怕水。

游泳教練呢,很多都是黑黑實實的運動員健壯身形。小朋友見慣頭髮柔軟皮膚白皙的斯文屋企人,看見大大隻皮膚坳黑的教練,可能會懼怕。

多和教練傾談 豎立友好形象

這樣就要家長多花時間和黑古勒掘的教練多閒談,小朋友看到家長和教練是朋友,對黑擝擝教練的戒心自然會減少。

平日也和小朋友「多啲出街」,多鼓勵孩子接觸新事物及不同的人,見多識廣,自然無咁「裙腳仔」。

我們的教練,除了外表不能改變,其實對孩子都充滿耐心和愛心。只不過,這些內在美,是需要一點時間去發掘。

教練和孩子玩遊戲 不是揼波鐘

家長如看見我們的教練和孩子在玩遊戲,並不是以為是揼波鐘,嘥時間,其實是和孩子在建立關係。

小朋友初學游泳,面對陌生的教練,最需要建立信任。

我們的教練,具有豐富經驗,運用心理學原則,配合輕鬆手法和遊戲,有效消除學員怕水心理。

為什麼只有孩子獨自面對 他會想你是「坤」我嗎?

孩子第一次學游泳,很可能是從來未到過游泳池,起碼也不是以前去過的游泳池。

游泳池不同家中的浴缸,水多很多。很多孩子連腳也不敢放入游泳池的水中。

家長不下水,老是叫孩子自己下水。孩子會想:你是「坤」我嗎?

因此,遇到這情況,建議家長也一起下水,「同甘共苦」,孩子自然更樂意。

如果家長不方便落水,家長可以帶小朋友到泳池淺水區玩耍,和相熟的朋友或家人一起玩水,對場地熟悉後,自然就不會再怕。

有多個人 就無咁大壓力

好些家長認為孩子怕水,就找來教練 1對1 指導孩子,以為效果能提高。

其實,如果游泳班內有其他同學,最好是和小朋友年紀相若,也會加快他對游泳班的適應。

所以,我們的 1:2 幼兒游泳班,是3-6歲的小朋友的。而且我們同一時段參加學員有一定數量,這樣就不會在外面其他游泳會那樣,出現3歲配搭9歲的情況出現啦。

小孩說怕家長就縮 話唔鍾意就唔使學

家長對孩子的學習不堅定

很多時候,怕,不是真的怕。「怕」只是一個簡單的答案。

相比學游泳,孩子有趣的活動有很多。睇電視,玩 iPad,睇卡通,甚至訓覺,都好過學嘢啦,係唔係?

家長對孩子的學習不堅定,不堅持:「先試一下,不喜歡可以不學。」,這樣給孩子退路,孩子怎會堅定向前。

香港的孩子特別醒目,如果有得「揀」。你說小朋友揀學游水,還是揀在家躺著在沙發看卡通片?

破釜沉舟的家長 看到了成功

曾有個參加我們泳班的小朋友,一見到個泳池就不停咁喊,甚至喊足成堂,不肯下水。

眼見這個學生我們的教練也希望將他送出門口了,向家長勸退,家長叫來孩子,對小朋友說:「阿媽比左一期錢,幾唔鐘意,都要番足6堂先。」

孩子看到媽媽的決心,義無反顧,唯有硬著頭皮繼續上課。而且也不哭了,因為沒有了哭訴的對象。

結果三堂後,孩子習慣了游泳課,之後更慢慢就鐘意游水,現在游泳的成績非常好。

說起來,我們比你更怕「怕水」的學生

好些家長,看見孩子「怕水」,教練和他們說情況,他們好像是覺得我們夾硬為了生意留著他們。

其實,你知不知道,外邊很多游泳會,都怕麻煩,拒收怕水的小朋友。

但我們不一樣,不會怕麻煩。因為,游泳的確非常重要,我們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學生。


推薦文章

孩子參加游泳班家長需要下水嗎?

外部連結

破釜沉舟的典故 | 維基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