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免重蹈覆轍 2025年康文署應如期於公眾游泳池供應暖水

2024年11月1月,康文署才無預警下決定將其轄下29個公眾游泳池的暖水供應時間延遲至11月16日,這一舉措引發了市民的廣泛關注與不滿。與往年11月1日開始供暖的慣例相比,這一延遲近乎兩周,無疑給了許多需要使用游泳池的市民帶來了不便,造成大量市民不滿,有小童習泳時凍到「嘴唇紫色」,引起廣泛關注,普遍意見認為應11月1日開始準時提供暖水。

最近更出現流感高峰,暖水供應時間的影響更為深遠。我們呼籲政府2025年必須採取更為靈活和人性化的措施,以避免重蹈覆轍。

1. 暖水供應的必要性

香港政府近年積極推動市民健康,主要策略包括建立全生命周期健康促進策略、加強地區康健中心和地區康健站的基層醫療服務、以及提供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和篩查計劃。而於公眾游泳池提供暖水,對鼓勵市民恆常運動,及於游泳者的安全與健康至關重要。

對小孩和老年人來說,低溫水域容易導致體溫過低,甚至引發健康問題。

在2024年康文署試行的新安排中,小孩在游泳時出現「嘴唇紫色」的情況,這無疑提示了我們在游泳安全方面的潛在隱患。

康文署聲稱延遲開放暖水是配合政府節能措施,但若因為水溫過低而導致市民停止運動,甚至參與者的不適,這將直接影響到公眾的參與運動熱情。這和香港政府的整體健康策略是背道而馳的。

游泳不僅是一項鍛煉身體的活動,更是許多家庭享受親子時光的重要方式。政府近年積極鼓勵生育、家庭和諧,沒有了老少咸宜及舒適的運動場地,這又從何說起?

2. 社會反響與政府形象

近年政府致力重塑香港公務員形象,大刀闊斧改革除弊,以贏取市民信任和支持。

2024年康文署無預警延遲游泳池的暖水供應時間,引發許多人強烈不滿。而在市民反饋後,才稍為提前供應暖水。社會對於政府的期待,在於政府能否迅速靈活應對市民的需求。暖水的供應問題,顯示出康文署在公共服務管理上的不足,這不僅損害了市民的使用體驗,也對政府的形象造成了負面影響。作為公共服務的提供者,政府應該優先考慮市民的健康與安全,而不是單純地以節能減排為唯一考量。

3. 流感高峰期的挑戰

由今年開學至今,已有逾450宗學校流感爆發個案,當局稱已敦促學校在可行情況下,提早接種疫苗的外展活動服務。

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10日16日公布最新一期《流感速遞》,指流感活躍程度持續上升,在今年第41周,即10月5日至10月11日,有40宗成人嚴重個案,其中27宗死亡,兩項數字都較對上一周升六成或以上。

若公眾游泳池未能於11月1日按時供應暖水,游泳池的水溫未能得到適當控制,將導致更多人(尤其是長者及小朋友)選擇不參加游泳活動,進而影響社會整體的健康水平。在缺乏運動鍛煉的情況下,身體更容易感染流感,整體上提升流感的傳播,導致大量市民在醫療資源和公共服務上的需求增加,最後得不償失。

4. 建議與改進措施

為了避免2025年重蹈覆轍,政府應考慮以下幾點改進措施:

a. 提前評估與靈活調整

政府應提前評估氣候變化對游泳池運營的影響,制定靈活的暖水供應政策。檢視正進行維修的室內游泳池是否能提早開放,其他有暖水設施的游泳池,亦可根據天氣預報及實際氣溫情況,適時甚至提早於10月下旬調整暖水供應的開始時間,以便更好地滿足市民的需求。

b. 加強宣傳與溝通

去年康文署無預警延遲游泳池的暖水供應時間,高高在上的「官威」普遍令市民反感。

政府需加強與市民的溝通,提前告知暖水供應的具體安排。最重要是徵詢市民意見!這不僅有助於提高政策的合適度,也能增強市民對政策的參與感,令政策更加便民利民。

c. 考慮多元化的供應方式

在節能的前提下,除了縮短供應暖水時間,其實應考慮引入其他技術手段,例如使用熱泵等可再生能源技術來加熱泳池水,從而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,實現環保與服務質量的雙贏。

5. 避免重蹈覆轍 必須吸取教訓

2024年康文署在公眾游泳池暖水供應上的決策引發了許多問題。2025年,特別是在流感高峰期的背景下,政府必須吸取教訓,制定更加人性化和靈活的暖水供應措施,確保所有市民在享受游泳活動時的安全與舒適。

只有這樣,我們才能真正體現公共服務的宗旨,提升市民的生活質量,促進社會的健康發展。

外部連結:

流感|過去4日117宗院舍或學校爆發 衞生署:冬夏流感季節或重疊 | 香港01
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