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泳可以強身健體,改善體質,這是肯定的囉。很多的家長,就是因為這樣和小寶一起來參加我們的親子游泳班的。現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親子游泳班的經驗,一些小小的心得和結論。
很多人事前沒有期望,但到後期又有了期望。辦過了數年親子游泳班,我們不會騙人。
我們知道有些事一定要大家,尤其是家長,先明確說清。
目錄
🌊 親子游泳的迷思與現實
很多家長帶著「讓寶寶快速學會游泳」的期待來報名,但經過這些年教學,我必須說:「親子游泳最重要的不是技巧,而是建立寶寶與水的親密關係。」
1. 小小孩的能力其實很有限
這點課堂前大家也明白的。
2歲以下寶寶的肢體協調性還在發展,能理解並執行「踢水」+「划手」的不到 30%。
多數時候,其實是要寶寶享受水的觸感與浮力。
「與其要求動作標準,不如觀察寶寶是否開心玩水」——這是我最常跟家長說的話。
2. 克服恐水需要時間與耐心
小小孩要克服對水的恐懼是要花時間的,所以早來參加游泳班已是做對了。
當然,需要投入時間成本也需要金錢成本。需要投入家長就開始焦急了,但若因此令到孩子有壓力,對學習會起反效果。
從害怕到喜歡的過程:
第一階段:可能會哭(完全正常!)
第二階段:開始適應水環境
第三階段:主動想玩水
所以,讓孩子學習,需要耐性。
重要提醒:千萬不要因為心急而強迫寶寶把頭埋入水中!
3. 目標設定很重要
上游泳班,目標設定很重要。不同年齡段,應有不同的期望:
年齡 | 主要目標 | 適合課程 |
---|---|---|
6m-1y | 水性適應 | 親子玩水班 |
1-3y | 基礎水感 | 親子游泳班 |
3y+ | 正式學習 | 幼兒游泳班 |
💡 來自教練媽媽的建議
保持「低期待,高享受」
把課程當成每週的特別親子時光,你會發現:
- 寶寶的笑容比學會動作更珍貴;
- 水中的擁抱比游泳進度更溫暖。
準備工作很重要
- 課前1小時讓寶寶吃點輕食
- 帶上寶寶熟悉的沐浴玩具
- 準備好保暖浴巾和更換衣物
課後延伸小遊戲
在家洗澡時可以:
- 用杯子輕輕淋水(培養臉部碰水習慣)
- 玩浮沉玩具(理解水的特性)
- 唱游泳兒歌(建立愉快連結)
🌟 我們的教學理念
在黃埔體育會,我們堅持:
- 不強迫:尊重每個寶寶的適應節奏;
- 真陪伴:要求家長全程參與互動;
- 安全第一:嚴格保障安全、泳池衛生。
「看到怕水的寶寶慢慢展開笑容,才是我們最大的成就感」—— 教學總監簡Sir
如果你正在考慮親子游泳班,歡迎來體驗看看這種特別的親子互動方式~ 記得保持開放的心態,你會發現寶寶帶給你的驚喜遠比想像中多!💕
#親子游泳 #育兒心得 #寶寶發展 #黃埔體育會 #教練分享